第十次课前基础题测试(2017年11月18日)
姓名 比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综合练习 成绩_____________
一、基本题
1.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∶4,则乙数是甲乙之和的({#blanks}/{#blanks})。
2. 4厘米∶12米=({#blanks}∶{#blanks}),
5厘米∶30千米=({#blanks}∶{#blanks})
3.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96千米,下午5小时行驶140千米。
(1)上、下午行车时间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(2)上、下午所行路程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
(3)下午与上午行驶速度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4.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.6,乙数与甲数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.4,乙数与甲数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
5. 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比值写成小数是({#blanks})。
长方形的底比高少 ,长方形的底与高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6.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∶7,乙数与丙数的比是3∶4,甲数∶丙数=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7、被减数是150,减数与差的比是5:1,减数是({#blanks}),差是({#blanks})。
被减数是150,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:1,减数是({#blanks}),差是({#blanks})。
8、把2:5的后项减少0.5,要使比值不变,前项应减少({#blanks})。
9、把2:5的后项增加2.5,要使比值不变,前项应增加({#blanks})。
二、提高题
1、从A地到B地,小王要80分钟,小李要60分钟,小王和小李所用时间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小李和小王的速度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2、从A地到B地,小王要分钟,小李要
分钟,小王和小李所用时间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小李和小王的速度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3、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 ∶2,它们的直径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周长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面积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4、两个圆的面积之比是49 ∶25,半径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它们的直径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,周长之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5、如果4A=6B,那么A ∶B =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 (AB不为0)
6、如果A÷5=B,那么A ∶B =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 (AB不为0)
7、某工厂从甲车间调出的人给乙车间,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相等。原来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8、某工厂从甲车间调走的人后,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相等。原来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的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9、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cm,长与宽的比是 3 ∶2,它的长是({#blanks})cm。
10、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6cm2,长与宽的比是 3 ∶2,它的长是({#blanks})cm。
10-1、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44厘米,长、宽、高的比是4 ∶3 ∶2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({#blanks})立方厘米?
11、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,圆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最简单整数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12、在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,圆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最简单整数比是({#blanks}∶{#blanks})。
13、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,高40厘米,侧面(前后左右四个面)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,长与宽(原来的高)的比是4 ∶5,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({#blanks})立方厘米。
14、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8厘米,它的两条边的比是3∶4,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最多是({#blanks}/{#blanks})厘米。
15、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8厘米,它的两条边的比是1∶4,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最小是({#blanks})厘米。
16、有一个三角形,它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 ∶2 ∶1。这个三角形是({#blanks})角三角形?
17、嘉陵小学有学生1200人,男生是女生人数的,嘉陵小学男生有({#blanks})人?
18、甲仓存粮170吨,乙仓存粮130吨,甲仓运出一部分到甲仓后,乙仓和甲仓存粮的比是4∶1,甲仓运了({#blanks})吨到乙仓?